当前位置:首页 > 装修日记 > 正文

鼎高家具,鼎高家具官方网站

上海博物馆有哪些镇馆之宝?

当然有了上海博物馆有五大镇馆之宝,但是一般人只能看到两件。

大克鼎1890年出土于陕西的扶风法门寺镇任村,清代著名收藏家潘祖荫重金收购。抗战时,日寇曾觊觎此器,潘氏后人潘达于将鼎深埋宅中,躲过了这次劫难,1951年,潘祖荫的孙媳潘达于将大克鼎捐赠给上海博物馆,大克鼎让人称绝之处在腹内壁上刻有28行290字铭文,为西周大篆的典范之作。

《苦笋帖》两行十四字,字虽不多,但技巧娴熟,精练流逸。尽管笔画粗细变化不多,但有单纯明朗的特色,增强了结体疏放的感觉,与其奔流直下、一气呵成的狂草书势相得益彰。该作品书法俊健,墨彩如新,直逼二王书风,是怀素传世书迹中的精彩之笔,现藏于上海博物馆。

鼎高家具,鼎高家具官方网站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晋侯苏钟是16枚一套的铜编钟,均为甬钟,钟上刻铭文355字。其中重文9字,合文7字,是建国以来出土青铜器中最长的一篇铭文,西周晋侯稣钟于1992年在曲沃县北赵村出土,其中14件由上海博物馆从境外购回入藏,其余2件出土于晋侯墓地8号墓中入藏山西博物院。

王安石《楞严经旨要》卷,纸本29.9×119cm,上海博物馆藏。王安石以治政和文学名世,书法亦颇有造诣,此卷于正书中间有行书,结字修长紧聚,不愧为书法佳作。这篇作品是王安石在去世前一年在钟山所书,书法价值和历史价值都相当之高。

孙位《高逸图》,绢本,设色画。纵45.2厘米,横168.7厘米。现藏上海博物馆。描绘的是魏晋时期脍炙人口的竹林七贤的故事,画家通过娴熟高超的技术,出色地刻划了魏晋士大夫的精神气质,一般游客大概只能看到展出的两件青铜器文物,剩下三件很少展出,也是出于对文物的保护。

鼎高家具,鼎高家具官方网站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海博物馆十大宝物有越窑青釉海棠式碗(唐)、雍正粉彩福寿橄榄瓶(清)、王羲之《上虞贴》(唐)、子仲姜盘(春秋)、王献之《鸭头丸贴》(唐)、怀素《苦笋帖》(唐)、《淳化阁帖》(北宋)、孙位《高逸图》(唐)、晋侯稣钟(西周)、大克鼎(西周)

1、雍正粉彩福寿橄榄瓶(清)

粉彩是清朝康熙年间出现的一种釉上彩,在雍正时期到达顶峰。在传世的雍正官窑粉彩瓷器中,瓶类作品较为罕见。瓶身上的蝠桃纹样,象征“寿”“福”,见于橄榄瓶就此一件,是传世孤品。2004年,张永珍女士用4150万港元将其购回并捐献给上博,创造了清代瓷器拍卖第一高价。

鼎高家具,鼎高家具官方网站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2、越窑青釉海棠式碗(唐)

上博收藏瓷器中的代表作。此碗呈椭圆形,口部被压出了四个凹楞,形似海棠花,似乎是仿造波斯金银器所制,为海内孤品。碗内和底足上都有泥珠垫烧的痕迹,显然是采用大器套烧小器的叠烧法烧制而成的,此碗通体施青釉,釉色纯正,是唐代越窑青瓷巅峰之作。

3、大克鼎(西周)

是青铜转变期的典型代表,清朝末年就跟大盂鼎、毛公鼎并称为“海内三宝”。

清光绪年间陕西扶风县窖藏出土,同时出土的有小克鼎、钟等器,现分散在世界各地。大克鼎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。它是青铜转变期的典型代表,清朝末年就跟大盂鼎、毛公鼎并称为“海内三宝”。

大克鼎的纹饰器形端正稳重,采用大量变形纹饰,耳旁的龙纹也与西周早期不同,颈部的兽面纹脸部轮廓变线条,仅留眼睛可辨,后称为“变形兽面纹”。腹部波曲纹极具节奏感和韵律感,又称“环带纹”。

大克鼎有290个字铭文,记录了鼎的主人是一位西周的膳夫(宫廷厨师长),名叫“克”, 除了大克鼎以外,还有小克鼎七件,用来盛放肉食等祭祀品。克作为膳夫,却享有诸侯级别使用的规格,可以确认在当时他极受周王重用,是一位权重一时的重臣。


西周晚期的大克鼎

大克鼎又称膳夫克鼎,西周晚期(孝王时期)一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的青铜器。中国首批禁止出国(境)展览文物之一,1890年(清光绪十六年)陕西扶风(今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任村)出土,收藏于上海博物馆。

鼎高93.1 厘米,重201.5 千克 ,口径75.6 厘米,鼎内有290 个字铭文。鼎足着地点比上端略宽大,重心略向外偏,是商代柱足已开始向西周晚期之蹄足演化的重要例证,显得沉稳坚实。

它是青铜转变期的典型代表,清朝末年就跟大盂鼎、毛公鼎并称为“海内三宝”。


上海博物馆(以下简称“上博”)1951年 4月筹建;1952年12月在南京西路原跑马总会开馆;1958年设文物复修装裱工场;1959年迁今址;1960年设文物保护技术科学实验室;1966年以前,该馆的文物按断代顺序综合陈列,1972年后改为专题陈列,分青铜、陶瓷、绘画、书法、雕刻等 5个专馆。近年,上博正在浦东地区筹建分馆。

其藏品上自旧石器时代,下迄近代和现代。全部收藏以青铜器、陶瓷器和书画、明代家具、明清流派篆刻印章、钱币、良渚文化玉礼器最具特色。

马承源(1928-2004)

经过杨宽、王一平、徐森玉、沈之瑜、马承源、杨志刚等历任馆长的努力,入藏上博的著名藏品有:

一、青铜器类:商晚期父乙觥;西周成王时代的德方鼎,康王时代的大盂鼎,恭王时代的趞曹鼎,孝王时代的大克鼎、小克鼎,懿王时代的师虎簋、趩尊、师兑簋,夷王时代的师簋、大师虘簋,宣王时代的颂鼎,此外还有保卣、召卣等;春秋时代的有晋郘编钟,浑源李峪村青铜器群的主要器物牺尊和鸟兽龙纹壶、齐侯壶、邾公牼钟、邾公华钟和邾公釛钟,田齐三量和商鞅方升等,春秋晚期牺尊、鸟兽龙纹壶。

二、瓷器类:商原始青瓷尊、唐邢窑盈字盒、唐越窑海棠式大碗、成组的宋汝窑盘、南宋官窑贯耳瓶、元景德镇窑青花莲花罐、明永乐景德镇窑红釉盘、明永乐景德镇窑白釉暗花双龙碗、明成化景德镇窑青花孔雀蓝釉盘等等。

三、书画类:晋王献之《鸭头丸帖》、唐怀素《苦笋帖》、高闲《千字文》、孙位《高逸图》、五代董源《夏山图》、巨然《万壑松风图》;宋代有赵佶《柳鸦芦雁》图卷及《千字文》卷、苏轼《与谢民师论文》卷、黄庭坚《华严疏》卷、米芾《多景楼诗》册、郭熙《幽谷图》轴、马远《雪屐观梅》轴、李迪《花鸟》轴等;元代有王蒙《青卞隐居图》轴、吴镇《渔父图》卷、赵孟頫《洞庭东山图》轴、倪瓒《渔庄秋霁图》轴和《六君子图》轴等;明唐寅《春山伴侣图》等。

以上随便哪一件都可以镇馆。当然,1994年,上博还入藏了两批战国竹简,业界一般称为“上博简”,和郭店简、清华简并称三大(上世纪以来,陆续出现了银雀山汉简、郭店简、上博简、清华简、岳麓简、北大简、安大简,而最为重要的,是上述“三大”),具有划时代的意义。

<古物寻踪>【实拍上博4150万的镇馆之宝】

在上海博物馆的瓷器馆,有一件极为精美的瓷瓶,它在展厅中一个很显眼的位置,对于不太懂瓷器的游客们来说,不用知道它的来历,就已经引起大家的如潮的赞叹了,但游客们如果知道它背后的故事及价值,相信在接近此物拍摄美图便是难事了。这件瓷瓶名为《景德镇窑粉彩蝠桃纹橄榄瓶》,是一件清雍正时期烧造得十分完美的艺术品。它在动乱的年代流落在美国奥格登·里德(Ogden Rogers Reid)家族之中,后来机缘巧合在2002年出现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的目录之中,香港收藏家张永珍女士最终以4150万港币拿下此瓶,创下了清代瓷器拍卖的最高记录,但意想不到的是,2004年张永珍女士竟然联系上海博物馆,要把此物无偿捐赠,在捐赠仪式上,张永珍女士说道:"花瓶终于又回到了中国人手里,真的好开心。不想让这独一无二、具有历史传奇的稀有珍品再次流到国外,所以我今天把它捐赠给国家。"下图为老猪于上海博物馆实拍到的此瓶,特发出与各位分享之,您上眼嘞。

最新文章